永續發展委員會

本公司為實踐企業社會責任,並促成經濟、環境及社會之進步,以達永續發展之目標,於111年12月設置永續發展委員會,本委員會之職權包括:
  1. 制定永續發展方向暨目標,並擬定相關管理方針及具體推動計畫。
  2. 宣導及落實公司永續發展方向暨目標之相關工作。
  3. 公司永續發展執行情形與成效之追蹤、檢視與修訂。
  4. 其他經董事會決議由本委員會辦理之事項。
 
本公司之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計五人,包括2位董事:吳定國及吳奎雍,3位獨立董事:簡君竹、吳春光及吳溪河,由吳定國董事擔任召集人。並由環境永續、員工關懷、社會公益、公司治理、客戶關懷及夥伴關係六項工作小組進行目標執行。每年將對董事會進行至少一次目標及永續執行成效報告,113年度向董事會報告2次,包括重大議題以及永續報告書之發行。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情形請參閱本公司網頁:投資人服務>公司治理>功能性委員會項下說明。
董事會持續監督永續發展委員會之執行情形並提供建議,永續報告書須經董事會提案通過後始得發行,113年度永續報告書經第八屆第十四次董事會決議通過。

重大主題分析

本公司根據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,依循「GRI3:重大主題2021」揭露原則,調整其重大議題評估流程,使我們更深入了解營運活動過程中,對外部和組織內部產生(或可能產生)的正面和負面衝擊程度,以進一步制定預防、減緩負面衝擊,或積極創造正面貢獻的管理方針。桓達科技重大議題正負面衝擊矩陣圖如下:
重大主題如下:
詳細說明請參考本公司2023年度永續報告書


風險管理
本公司已訂定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,並經董事會通過。風險管理目標為提升管理效能、提供可靠資訊、有效分配資源,以使本公司穩健經營,朝企業永續發展目標邁進。
本公司由功能性委員會-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審查以及督導風險管理。風險管理組織架構說明如下:
 


運作情形:本公司至少每年一次向董事會報告風險管理相關事項,最近一次於第八屆第17次董事會(113年12月20日)提報113年風險評估報告以及114年所辨識之風險。
本公司風險管理程序包含:風險辨識、風險分析、風險評量、風險回應,及監督與審查機制五大要素。本公司114年所辨識之風險包括:
 


 
本公司113年所辨識之風險以及因應對策如下:
風險類別 因應對策
策略風險 因應地緣經濟的差異性變化,本公司經營多品牌策略,降低單一區域經濟停滯造成的營收風險與認證轉型。
營運風險 1.因應少子化及高齡化社會造成人力不足,本公司提高員工福利,營造友善職場環境,增加人員留任率。
2.推動 PDCA 供應鏈庫存與庫齡管理、全球廠區生產調度、盤點獨家供應鏈、主動/被動元件年度合約、人員多能工、全廠自動化規劃等等措施。協助重要供應鏈帶工帶料,降低供應商的庫存負擔。了解客戶未來一年需求,提早準備安全庫存與第二供應鏈培養。
財務風險 包括匯率以及利率風險,本公司財務處隨時評估匯率以及利率差異,進而做避險處理,如自然避險等,避免使公司蒙受重大損失。
資訊風險 本公司對所有的資安風險與資產衝擊,做過完整的評鑑,提供客戶、使用者、供應鏈一致性的安全作業平台,並建立各廠區的雙備援系統。
法遵風險 本公司謹遵循相關法規及內部控制制度相關法令,包括符合上市櫃法令、勞動局相關法令等,並聘請法律顧問提供必要之諮詢及審定之依據,避免危害公司商譽造成重大損失之風險。
誠信風險 本公司訂有「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」及「誠信經營守則」,每年皆對經理人及員工有內外訓練。



 
top